北京   |  天津   |   上海   |  重庆   |   郑州   |   武汉   |   长沙   |   南京  |  沈阳  |  长春  |  西安  |   太原   |   济南  |  石家庄  |  乌鲁木齐

  成都   |  西宁   |   合肥   |  海口   |   广州   |   贵阳   |   杭州   |   福州  |  兰州  |  昆明  |  拉萨  |   银川   |   南宁  |  哈尔滨  |  呼和浩特

 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资讯 » 国画展厅 » 正文

著名国画名家马士余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16-08-14  来源:中国发布网  作者:洪明  浏览次数:1328
核心提示:太极图有很多种,诸如周敦颐太极图、先天太极图(又叫“阴阳鱼图”)、古太极八卦图、来知德太极图以及清朝端木国瑚太极图等。   历经流传至今,各图唯有先天太极图以及古太极八卦图人尽皆知,因此,现代人所称的“太极图”即“阴阳鱼图”或“天地自然之图”,现代人所称的“太极八卦图”即古太极八卦图范式,甚至往往将“太极八卦图”简单的称之为“太极图”。

 
 
 
  采访马士余,应该说是有一种很轻松的感觉。北京的六月,骄火下沉,空气中弥漫的都是一种燥热。

  在二环边菜户营的一间办公室,马士余款款而谈,室内明显罩着一股和谐之气。

  在天津卫,在武清,崇尚习武之风由来久矣。到了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,学生们、年轻的后生们,血液中还是充满着这种躁动。

  就在那个时候,马士余也遇到了自己的师傅,开始了习武之路。



  “无论做什么,其实先天的悟性很重要。同样的道理,同样的技艺,在不同人的操演之下,绝对不是一个版本。”马士余始终强调这一点。

  小小的马士余,很是讨师父喜欢,不为别的,就是他的悟性太好了。别人要几十次上百次才能掌握的要领,到了他这里,水到渠成,顺理成章,而往往还能有所突破。

  师傅不止一次对人说,假以时日,这个马士余可是不得了,就他那种融会贯通的本能,足以让他飞起来。

  师傅的话在几十年之后应验了。现在的马士余,武学上兼采众家,笃精太极,绘画上、医学上、堪舆上,都是出类拔萃,冠盖群雄,游走四方,造福人类。



  太极,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,初见于《庄子》:“大道,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;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;先天地而不为久;长于上古而不为老”。后见于《易传》:“易有太极,是生两仪。两仪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。”

  庄子之后,后世人们据《周易·系辞》相关“太极”的论述而逐渐推演成熟的太极观念,着实吸收了庄子混沌哲学的精华。

  太极观念这种迷离恍惚地看待万事万物的现象和本质的人生态度,以及这种思维方式本身,实则包涵着清醒睿智的哲思,其终极目的,是希望人类活动顺应大道至德和自然规律,不为外物所拘,“无为而无不为”,最终到达一种无所不容的宁静和谐的精神领域。

  马士余没有正规的所谓学历,也没在象牙宝塔里镀金。但是,他的聪颖与智慧,还是在日后的历练中体现了出来。特别是对太极图的演释,令观者叹,闻者畏。



  太极图有很多种,诸如周敦颐太极图、先天太极图(又叫“阴阳鱼图”)、古太极八卦图、来知德太极图以及清朝端木国瑚太极图等。

  历经流传至今,各图唯有先天太极图以及古太极八卦图人尽皆知,因此,现代人所称的“太极图”即“阴阳鱼图”或“天地自然之图”,现代人所称的“太极八卦图”即古太极八卦图范式,甚至往往将“太极八卦图”简单的称之为“太极图”。

  周敦颐写有《太极图说》,凡249字,影响深远,引得统治中国思想界600余年的朱熹几十年为之做解,甚至将此解封闭了二十年才授人。

  无极而太极。太极动而生阳,动极而静,静而生阴,静极复动。一动一静,互为其根。分阴分阳,两仪立焉。阳变阴合,而生水火木金土。

  五气顺布,四时行焉。五行一阴阳也,阴阳一太极也,太极本无极也。五行之生也,各一其性。

  无极之真,二五之精妙合而疑。乾道成男,坤道成女。二气交感,化生万物。万物生生,而变化无穷焉。

  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。形既生矣,神发知矣。五性感动,而善恶分,万事出矣。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,立人极焉。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,日月合其明,四时合其序,鬼神合其吉凶。

  君子修之,吉;小人悖之,凶。故曰:“立天之道,曰阴与阳。立地之道,曰柔与刚。立人之道,曰仁与义”。又曰:“原始反终,故知死生之说”。大哉易也,斯之至矣。”

  “太极”是宇宙的本原,人和万物都是由于阴阳二气和水火木金土五行相互作用构成的。《太极图说》能引得朱熹穷其毕生研究,又引得后代争论不休,足见其博大精深。

  老子说: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”“天下万物生于有,有生于无。”“无极而太极”的“无极”恰如那个“道”那个“无”。

  无极即是无形,太极就是有理。极是道理之极致,总天地万物之理,便是太极。无极而太极,正所谓无此形状而有此道理耳。非谓太极之上别有无极也,但言太极非有物耳。人人有一太极,物物有一太极。吾独一太极,乃大定。



  这样说起来很绕,马士余直接就来个形象的,他的太极鱼,静若处子,动则生风,许多大家争相收藏、尊品。

  容与通,使得马士余在脉理学说上更是一发而不可收,通经络,染灵气,贯中西,开大悟。经他手调理治愈的众生无法计数,恩泽普世人间。

  “无论天地间,还是人世间,其实都是通的。我们常说的政通人和,说的是理政之通;天道轮回,说的是自然之通;通则不痛,痛则不通,说的是身体之通。就是机械车辆,水路电路气路,三路通,路路通。”马士余释然,讲得丝丝入扣,鞭辟入里。

  马士余认为,包容很重要,要兼收并蓄,有容乃大,注意吸收各家所长,为我所用,才能推陈出新,自成高格。

  由于他的突出贡献,他被聘为中国书法美术家协会副主席,中国国画艺术研究会理事,中央电视台特邀书画家、华人频道中国武术家书画协会理事,中国发布网书画频道特邀顾问。

  “朝书暮画,斯如骑战马。激情笔笔注点划,应知情义无价。志书上朔秦汉,能否来者不见。行时哈冻挥汗,泼出满纸云烟。”

  这首清平乐,仿若是专为马士余打造的。泼出满纸云烟,古道扬鞭催马,大通之才马士余,渐行渐远。(韩科峰 白沙河)

 
 
 
 
[ 打印本文 ]  [ 违规举报 ]  [ 关闭窗口 ]

 

 
点击排行